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。我国目前拥有14亿多人口、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。我国已形成超大规模市场,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独特优势和必要条件。《“十四五”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》是“十四五”国家级专项规划,为如何围绕“大市场、大质量、大监管”一体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和效能提升擘画了蓝图。
激发市场活力
今年以来,我国新设市场主体增速保持正增长,截至5月底,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1.59亿户
《“十四五”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提出“加快推进反垄断法修订”“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,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”。
6月24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〉的决定》。这是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,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,建设统一、开放、竞争、有序的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“我在几家互联网平台上都有自己的小店,可以覆盖不同习惯的消费者。”辽宁沈阳市个体工商户杨荣说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的《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(2021)》显示,平台经济领域“二选一”行为基本叫停,市场竞争秩序明显好转,平台内商家特别是中小经营者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,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活力。
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是市场活动的生命线和活力源。坚持依法行政、公正监管,加快推动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和统一,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,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根本要求。”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章政说。
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说:“广大中小从业者、消费者密切关注和期待反垄断为行业带来的新生机。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执法,让部分企图通过参股、持股、舆论战等手段进行变相垄断、隐形垄断的企业无处可逃,维护公平竞争秩序,避免部分中小企业因恶性竞争被迫出局。这将充分激发整个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。”
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优化,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市场主体的活力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,尽管今年以来各类市场主体遇到一些新情况、新困难,我国新设市场主体增速仍保持正增长,截至5月底,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1.59亿户,比2021年底增长3.6%。
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泉红认为,为了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必须坚持以企业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不断深入,“放”出活力、“管”出公平、“服”出便利。正如《规划》所指出的,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提升公正监管水平,完善市场主体支持政策,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,为畅通经济循环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挖掘消费潜力
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消费环境持续优化,百城消费者满意度从71.8分提高到79.3分
近日,安徽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接某品牌国内代理商报案,称某网店在网上大量售卖假冒其公司的品牌服饰。合肥高新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,开展调查取证工作,最终打掉一个售卖假冒知名品牌服饰的犯罪团伙,现场查获假冒品牌服饰、化妆品等3000余件,涉案金额110余万元。
今年一季度,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等专项行动,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、重点商品、重点市场治理,积极发挥行政执法震慑力,切实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。各类专项行动共查处相关案件约9.2万件。其中,商标侵权案件约7300件,针对侵权假冒高发多发的重点实体市场开展执法行动1.2万人次。
消费环境是影响国内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消费环境持续优化。重要民生商品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得到有力遏制,百城消费者满意度从71.8分提高到79.3分,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72.38分提高到80.05分。《规划》明确提出“十四五”期间“坚守安全底线,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”。
在保障消费安全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,深入贯彻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、公共安全的特殊行业、重点领域,加强全覆盖重点监管,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,构建和完善产品设施安全可靠、人民群众放心消费的安全大市场。
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鹏说:“这突出了‘严’字当头。包括严密防范、严格落实、严厉查处等具体要求,并强调‘推动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’,体现了坚守安全底线必须严字当头的原则。”
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,《规划》明确提出“十四五”期间“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”的目标。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、法学院教授易继明认为,《规划》提出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。同时,完善药品专利保护、跨境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,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,坚决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。通过聚焦反不正当竞争、商业秘密、药品、跨境电商等重点难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,实行“重点突破”。
在提升优质供给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。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。实施优质制造工程,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,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4%左右。
“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密切相关,直接关系到建设强大国内市场,关系到构建新发展格局。”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彦夫认为,《规划》对“质量提升”进行全面部署,有助于解决国内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。
提高监管能力
针对不同的违法情节情形,选用不同的监管工具,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
6月22日早上一到岗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维多利摩尔城超市工作人员赵利君就打开“查安康”APP,上面显示的“待办工作”有5项,包括食品质量风险检查、食品进货风险追溯检查、销售环境污染风险检查等。
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处处长孙磐介绍,这是自治区打造的市场主体监管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系统,实现了“靶向监管、企业自律”的创新监管格局。
《规划》提出“完善阶梯式监管工具”,针对不同的违法情节情形,选用不同的监管工具,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,比如普法宣传、合规指南、行政指导、行业公约、公开承诺、约谈、警告、检查执法等监管手段。
“面对超大规模市场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,仅靠单一的监管工具,是难以监管好市场的,必须创新和丰富监管工具。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国山说。
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认为,要加快推进智慧监管。当下,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,线上市场交易日益活跃,如何完善线上市场监管,已成为我国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迫切任务。监管部门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平台的“技术装备”,才能适应数字经济下市场监管现代化的要求。
当前,我国市场监管工作面临诸多新形势、新特点、新挑战。比如,随着经济总量和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,合作和竞争、优胜和劣汰格局深刻演化;商品和服务市场在相互渗透中加快融合,线上和线下市场在并行交织中形成复杂生态,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,效率和公平、创新和保护的需求更趋多元。
“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,提升市场监管效能,有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,打通制约国民经济循环的市场梗阻,推动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。”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臧跃茹认为,要深刻认识我国“大市场”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,准确把握“大监管”内在规律,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的统一性和协同性,推动国内市场成为一个有机衔接、相互协同的整体,强化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更大贡献。
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