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关注

年产4亿只粽子,100岁的五芳斋冲刺IPO:计划募资10亿元

   2021-06-15
核心提示:粽子越卖越好、棉花越弹越糟,张锦泉心想干脆一门心思的卖粽子算了,于是召集了几名兰溪老乡在嘉兴最繁华的地段张家弄口开了一家“荣记五芳斋”粽子店。由于他的粽子外形独特、味道独特,吃过的都觉得好,五芳斋名声鹊起,成为驰名江南的独特风味,一到节假日排队的人络绎不绝。
来源:  投资家
(ID:touzijias)
作者:刘晓月

“100年生日”之际,五芳斋要向粽子第一股”发起冲击了!

就在大家忙着过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,五芳斋却搞了一个大动作。近日,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五芳斋”)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,拟登陆上交所。

“五芳斋”始于1921年,据其官网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以糯米食品为主导的食品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2004年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,是全国首批“中华老字号”企业,今年正好是五芳斋问世至今100周年。

本次IPO,五芳斋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518.575万股,拟募资不超过10.56亿元,将投向智能食品车间、数字产业智慧园、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、成都生产基地改造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。


最牢固的护城河:百年品牌势能

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疑问,五芳斋为什么叫“五芳”斋。

这就要说到清道光年间,在苏州吴县,有一户姓沈的人家在齐门开了一家甜食铺,以玫瑰、桂花、莲心、薄荷、芝麻等苏州人特色为原材料,制作桂花圆子、赤豆糖粥焐酥豆、莲心羹、冰雪酥、玫瑰糕等甜食,大受当地人欢迎。

刚好沈氏膝下生有五个女儿,分别取名玫芳、桂芳、莲芳、荷芳和芝芳,与店里常用的原料在字面上有相通之处,街坊邻居就开玩笑地称他的店叫"五芳斋"。沈氏老板干脆将错就错,正式将店铺取名"五芳斋"。

不过,这个故事仅仅是五芳斋的品牌传说而已,真正的五芳斋到1921年才问世,当时以弹棉花为主业的浙江兰溪人张锦泉,在棉花淡季之时就在嘉兴北大街孩儿桥头摆摊卖粽子。

粽子越卖越好、棉花越弹越糟,张锦泉心想干脆一门心思的卖粽子算了,于是召集了几名兰溪老乡在嘉兴最繁华的地段张家弄口开了一家“荣记五芳斋”粽子店。由于他的粽子外形独特、味道独特,吃过的都觉得好,五芳斋名声鹊起,成为驰名江南的独特风味,一到节假日排队的人络绎不绝。

1992年,嘉兴五芳斋粽子公司成立,“五芳斋”被国家贸易部评为评为中华老字号。1998年,嘉兴市五芳斋粽子公司整体改组,同时吸纳嘉兴百货、嘉兴肉类中心、嘉兴酿造、嘉兴农科院及部分自然人共同作为发起人,成立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。

毋庸置疑,这家始于1921年,1992年跻身首批“中华老字号”的粽子企业,其百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品牌势能是其最强的护城河。根据艾媒咨询报告,2020年端午节中国粽子品牌排行榜单中,五芳斋位居榜首,其后是北京稻香村、真真老老、知味观、三全食品等。

作为“粽子大户”,五芳斋近3年来平均年产约4亿只粽子。招股书显示,公司粽子业务2020年营收16.4亿元,贡献率占七成以上。不过,这么多粽子也并非都是五芳斋自己生产的,其2020 年委托加工模式生产的粽子产量占粽子总产量的25.01%,即每4个粽子里就有1个是“外包”的。

从毛利率来看,五芳斋的赚钱能力高于同行。2020年五芳斋的粽子毛利率为46.56%,对比其他竞品来看,三全食品、桃李面包两家2020年毛利率差不多是30%。

图片
(数据来源:招股书)


“老字号”也能成为“新网红”    

如何让“老品牌”焕发“新活力”,成为新时代老字号们的重要课题。而五芳斋无疑是走在了“品牌年轻化”的最前列。

近年来,五芳斋不仅加紧在淘宝、天猫、京东、苏宁等电商平台上的布局,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营销创新,生产了各种病毒式、年轻化的爆款内容,还因此得名“五芳影业”。

比如说,别人家的产品介绍应该是大气磅礴的音乐+浑厚低沉的播音旁白+言辞工整的官方介绍,但是五芳斋却做了一个《白白胖胖才有明天》的视频,大片的视觉、悲壮的音乐、中二的文案讲述了糯米的一生,五芳斋就此一战成名,刷爆社交网络。

再比如新品促销,常规的写法是XX上新,限时折扣快来抢,但是五芳斋的宣传是“免费新品凭眼吃”,点进入居然是找不同,里面的内容真的是考验眼睛啊。

总之,“五芳”出征,寸草不生。这几年,“五芳影业”的内容因其创意性备受年轻人好评。2018年,五芳斋在重阳节推出《相约1989》的复古风广告;2019年端午节,《招待所》的短片以科幻风将粽子赋予了宇宙的内涵;同年中秋,公司又以动画与剪影方式,推出国漫广告片《过桥记》;2020年,五芳斋制作了治愈系春节小短片《小心意》,疫情时期,又推出了诙谐短片《朋友们蘸起来》。

此外,五芳斋也是跨界玩IP 的一把好手,比如与乐事合作推出了“咸蛋黄肉粽味的薯片”,和钟薛高联手推出了“粽香味雪糕”;并和王者荣耀联名,将“王者峡谷”搬上了礼盒,圈定了5大英雄,并各配了五款不同口味的“回血粽子”,给产品带来溢价的同时也让五芳斋品牌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。

在五芳斋的“互联网思维”下,电商收入成为了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。据公开报道和官方披露的数据,五芳斋早在2009年就组建了电商团队,当年即完成了800万元的网络销售额。2014年,五芳斋电商销售突破亿元。2020年,五芳斋实业电商渠道销售金额为6.71亿元,成为公司直营业务最大收入来源。电商渠道在直营收入的占比也从2018年的20.12%增长到2020年的28.89%。


当网红能拯救老字号吗?

不过,近年来五芳斋虽然靠着一系列的营销手段成为了一代网红,但这并不足以拯救这个百年老字号。从五芳斋的招股书中,我们就能明显的一股“焦糊味”。

经营业绩上,五芳斋近年来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态势。报告期内,公司营收分别为 24.23亿元、 25.07亿元和24.21亿元;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698.50 万元、1.63亿元和1.42亿元,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68.21%和-12.9%。

与此同时,五芳斋的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,已经是不争的事实。近三年,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21.30%、84.82%、60.57%。2020年,粽子系列产品产能为4.5亿只,自主生产产量为2.7亿只,较前两年产量下降幅度较大。五芳斋解释称,去年产能利用率下降是受新冠疫情及端午季招工不足等因素影响。

销量下降、价格来补。数据显示,2020年粽子销售单价为3.68元/100g,同比上涨15.04%;销量为4462万kg,同比下降11%。

但即使是靠着提价支撑,毛利率仍是出现了下滑。2020年五芳斋综合毛利率为44.57%,较上一年的45.43%下滑0.86个百分点。其中粽子毛利率为46.56%,较上年下降0.34个百分点。

诚然,五芳斋的业绩滑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,但更深层次的源于恐怕还是在于行业本身,粽子市场本身就具有天花板。

粽子食品的季节性属性极强,仅在部分南方地区平时有早餐吃粽子的习惯,难以形成稳定性、长期性的需求;且从工艺角度来看,很难实现工业化生产,因此许多食品企业都是仅仅粽子作为产品品类之一,而且不是重点。

本就不大的盘子,却吸引了大量的玩家入局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我国共有近5000家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含“粽子”。近年来,我国粽子相关企业数量稳定增长,2020年新增1000余家粽子相关企业。截至2021年5月25日,年内新增300家粽子相关企业。在招股书中,三全食品、思念食品、北京稻香村、桃李面包、元祖股份等均被五芳斋实业列为主要竞争对手。

甚至每到端午时节,甚至餐饮、速冻、烘焙、茶饮等其他赛道的企业也会跨界粽子,进而分一杯羹。所以说,粽子市场本来就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,未来无论提价还是抢占其他品牌份额,对于五芳斋来说增长潜力都非常有限。

就连五芳斋集团董事长厉建平也坦诚,五芳斋早在2008年就请全球顶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做过市场调研,当时的结论是全国粽子市场规模仅有30亿,而五芳斋已经占到了25%的份额,“粽子圈子也就这么大,差不多到‘天花板’了。所以我们很明确,要突破‘天花板’就一定要走出来,不能只做粽子。”

按照他的规划,2017年粽子在五芳斋销售额的占比为59%,“估计在3年内会降到50%以下”,而五芳斋的转型方向是“打造中国米制品行业的领导品牌”、“打造中式快餐连锁的著名品牌”。

这些年来,五芳斋,也开展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尝试。除了粽子之外,还开发了月饼、蛋制品、糕点、速冻中式点心等系列餐食。

此外,五芳斋还开起了快餐门店,提供早餐、正餐标准化中式快餐服务。早餐产品包括粽子、馄饨、粉丝煲、豆浆等,正餐产品包括卤肉饭、煲仔饭、鸡肉饭等饭品和米线、汤面等,人均消费在20元-40元间上下浮动。

从发展规划来看,五芳斋餐饮业务未来三年还将继续扩张。至2023年,公司新设直营店将达30家。

但是理想很丰满、现实很骨感。与粽子相比,五芳斋其他产品种类表现平平。其中,餐食系列,蛋制品、糕点等产品营收规模近3年呈下降趋势。所以从数据上看,目前五芳斋对粽子的依赖程度不降反升。2018年-2020年,五芳斋实业的粽子营收占比从66.28%提升至70.77%。

显然,五芳斋目前处在一个“青黄不接”的困境之中。上市也是想通过资本的力量进行转型。五芳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未来三年,公司将以“糯米”为主线,围绕节令场景重点打造高价值产品线。此外,公司将从组织、供应链、研发、信息、财务五方面构建战略支撑保障体系,提高研发能力和食品制造精益自动化水平。


结语

通过“玩资本”来拯救“老品牌”,近年来日渐成为老字号们的风潮。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共有1128个中华老字号。这些老字号涉及到了60家上市公司,分布在白酒、中医药、餐饮、调味品等各个领域。

但资本道路绝非灵丹妙药。上市后的老字号,既有股价不断刷新人类认知的贵州茅台,更有股价腰斩的全聚德,还有选择摘牌的“狗不理”。

说到底,资本只是手段,关键还在于产品,只有不断加强产品创新、品牌创新,适应新时代、新需求,才是发展硬道理。
 
免责声明: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果涉及作品的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并且,不保证本网站提供的任何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。在任何情况下,均不对因使用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。
举报收藏 0打赏 0
 
更多>创业参考
推荐图文
推荐创业参考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合作代理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京ICP备1504528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