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哈叔的职场微课堂(haerg7)
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这句话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,通常应用在三种语境下:
一是,自我勉励,宽慰他人。
当我们正处于一段痛苦、艰难、糟糕的困难时期,我们常会用一句「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」来自我勉励、宽慰,给自己打气。
当然了,这同样适用于宽慰、鼓励别人,在遇到别人倾诉糟糕经历时,这句话也能派上用场。
二是,展现豁达的人生态度。
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言外之意就是来什么,我就接什么,即使很糟糕,我也照单全收,不排斥。
这种欣然接受的背后,其实藏着的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。
三是,成功后的回首。
很多时候,我们在取得成功或有个比较圆满的结果以后,再次回首曾经那段不堪的经历时,发现自己在那段磨难中成长、蜕变了,坏事变好事了,往往会发出一声感慨: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同样的,起底成功人士的经历时,也常会有这样的话冒出来。
之所以吧啦吧啦说一堆这些,我其实想说的是:
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这种话听听就行了,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,功能就像一粒糖丸,苦的时候吃一粒暖暖心、提提气,但要想根治、改善目前的处境,真的很难。
1
很多安排就是不好的,不值得肯定
在学生时代,我们都背过《孟子》里的一段经典语录:
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这段话被很多人列为座右铭,鞭策自己。
人在逆境中更容易成长,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,但并不意味着我认同「困难价值化」的论调。
困难就是困难,很多人心志苦着苦着,筋骨累着累着,结果就废了,压根没能力再接大任了。
认识一个人,成绩很好,如果能一直念下去,大概率是能上名牌大学的。
但后来因为父母离婚,加上经济上也出现了大问题,高二那年便辍学了,他的老师们都觉得甚是惋惜。
如今,三十好几的他在一家汽车修理店工作,每天一身油污,收入一般。没有歧视汽车维修工的意思,但坦白讲,如果当初家庭没有出现变故的话,那么他或许会有另一种更好的人生。
人生其实就是这样,往往一两件重大的事情,就会决定一生的走向。
面对苦难和挫折,很多人并不是凤凰涅槃,向死而生,绝大多数人最后都是葬身鱼腹,就此沉沦,命运都是被撕裂开来的。
实际上,生命中的很多事情应该用「可怕的安排」来形容更为准确些。苦难也并不值得我们向往和歌颂,不值得我们追求和肯定。
坦白讲,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迎难而上,其实都是被逼无奈,没有更多的选择和退路而已。
所以,不要迷信「吃苦论」,该吃的苦、值得吃的苦要吃,没必要或是压根不能吃的苦,一定不要吃。
2
所谓最好的安排,不过是聪明的努力
刚讲过,千万不要迷信吃苦,吃得苦中苦,最后很可能是一直在吃苦,永远也成不了人上人。
鉴于此,我想说的是,以结果倒推过程,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讲:所谓最好的安排,不过是聪明的努力罢了。
那么,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,何为聪明的努力呢?
我认为,无外乎做好三件事。
1. 不钻牛角尖,不一条道走到黑
想要到达某个地方,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,因为不知道路上会有什么,路好不好走,所以我们最初往往是随便选一条路,跟着感觉走。
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一直顺着这条路走,一条道走到黑。如果走到半路被折磨地遍体鳞伤,感觉自己撑不到终点了,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往回走或是从岔道离开,换条路试试的。
很多时候,坚持到底未必会是胜利,而是失败和痛苦。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,边走边看,灵活变通,这才是最实际且可行的。
2. 不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
如果说困难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的话,我认为应该是给我们提供了经验,避免让我们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,吃重复的亏。
所谓聪明,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来源于思考和总结,要尽可能地规避掉一些风险和错误,尽可能地少吃亏,少受罪。
如果不能吸取教训,那么受苦的意义在哪呢?这是一个值得静下心来思考的问题。
3. 不要一味硬碰硬,懂得改变和适应
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就比如「危机」这个词,表面上看是指危险,但危险的背后往往又藏着机会、机遇。
面对困难和挫折,不要一味的硬碰硬,不要总想着我要打败困难,战胜挫折,非要决出高下,斗得你死我活,为什么不能换个思路,比如去改变和适应呢?
逆流而上是勇,顺水推舟是智,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智勇双全的,而不是只顾埋头厮杀的莽夫。
我认为,只有做好这三件事,一些困难、挫折才会是生命中最好的安排,否则就是拦路虎。
好好努力,聪明的努力,这真的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