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没有发现,公司里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。每个人独自干活时的效率都还不错,只要一开会就是一锅粥。
脑暴热火朝天,汇总空白一片。讨论三个小时,结果重回原点。
甚至有脉友总结了这么一句:开大会解决小问题,开小会解决大问题,不开会解决的才是核心问题。
从小唱着“团结就是力量”长大的我们懵了,一直都讲“团队协作”,现在团队有了,协作怎么没了呢!
遇到这样问题,并非是因为团队成员能力不行。甚至可以说,团队里的聪明人越多,问题越严重。
“聪明”是团队的天敌
一说“团队”,大家脑补的画面都比较高级。但我们追根溯源就能发现,其实这就是新瓶装旧酒,原来我们叫它“集体劳动”。
集体劳动的出现,可以回溯到很久以前,但目标却与现代的“团队”保持高度一致,提高生产劳动效率。
理论上,因为分工配合和专业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,集体劳动的收益高于个体劳动收益的总和,这样每个个体分到的劳动报酬也会增多,所以大家倾向于参与集体劳动。
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流水线、大农场,甚至军队的出现,都是集体力量的充分体现。我们因为“集体”而受益,但我们同时也发现,集体劳动带来的增益,并不是平均分配的,总有些人拿的多,有些人拿的少。
公平不是平均主义,所以分配存在差异本是无可厚非的。但如果一个团队里聪明人太多,通过合理或者不合理渠道拿走的功劳太多,普通人不仅得不到好处,甚至可能还不如自己干得到的多,那大家为什么要参与集体劳动?
别以为这么简单的道理,大家都懂,职场里这样只顾眼前利益的聪明人多着呢。相信你也见过开会时那些激烈且刺激的“争功”和“甩锅”名场面。
而且,这些聪明人往往不仅把功劳拿走,把锅给你背上,甚至还要拿集体荣誉感和企业使命愿景来“绑架”你呢。
技巧PK实干
也许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是一个资源富得流油的民族,所以我们对于聪明的解释,通常是四两拨千斤,一木支危楼,最后都要落在一个“巧“字上。只有这孩子脑瓜不太灵光的时候,才用踏实或者肯干予以表扬,而这份表扬中,总让人听起来有那么点藏都藏不住的难受。
所以,在许多企业中,都存在抬头看天的思想家太多,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太少的现象。但讽刺的是,伟大的事业往往不是想出来的,而是干出来的。
曾国藩在总结一生打仗经验时,有六个字的总结:结硬寨,打呆仗。
股神巴菲特一生坚持价值投资理念,拒绝短期操作的投机利润,一旦认定企业有价值,就长期持有。
在大部分人的评价体系中,稳扎稳打的做法都很难被称为聪明。但一个团队中最需要的,恰恰是这些“不聪明“的人。
宁学桃园三结义,不学瓦岗一炉香
这是古人对于“团队”的好坏给过一个判断。
细品,这句话挺有趣的。”宁…不…”句式,说明其实两个团队哪个都不咋地,但刘关张明显还是比瓦岗寨高一头的。
瓦岗寨里的强人,最终功成名就的不少,但都是投奔到其他团队之后才实现了个人价值。瓦岗寨作为一个团队,无疑是非常失败的,失败的原因就是聪明人太多。
刘关张三人一个头磕在地上,大哥懦弱,二弟朴实,三弟甚至有点憨憨。但就是这么个团队,在得到诸葛亮这么个聪明人之后,迅速开创了一番基业。虽然因为各种原因,没能基业长青,但作为团队,桃园三结义达到的高度,没人能否定。
补充一句,不是说团队不需要聪明人,而是要有合适比例的聪明人,并非多多益善。毕竟组建团队不是一个收藏游戏,不是收集的聪明人越多你的赢面越大,而是团队形成的配合产出的增益越多,越是一个好团队。